籌備多時的全家旅行,終於在風和日麗的七月底出發了,感謝老天爺賞臉,昨天前還是唏哩嘩啦的下雨天呢!
為顧及老爸年邁的身體不宜遠距離旅行,就選在離台北最近的宜蘭作為今夏旅遊的目的地,仔細想想,這應該是我們全家的第一次旅遊呢!其實在出發前,固執又斯文的老爸嘴裡不停叨念著不想去,說自己的身體不行雙腳無力之類的理由,我這個做女兒的雖然已漸漸失去地位,不過對於頑固的老爸,沒有什麼方法,就是說些讓他覺得會遺憾的理由,再加上柔性勸說,終於束手就擒啦!

早上7:20準時集合,一行八人浩浩蕩蕩往宜蘭的方向前進,自從有了雪山隧道的確縮短台北與宜蘭之間的距離,只是成在雪隧,敗也在雪隧啊!車子駛上北二高沒多久就已經看見大排長龍的車隊,原來大家的想法都一樣,以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結果卻因分不到一杯羹而造成車流量過多,早也不是晚也不是,到底何時才是最適合出發的時間呢?進雪隧後只聽見廣播不斷提醒現在因車流量較多,請將車速維持在80公里以上以保持交通順暢,雖然剛開始小塞了一下,八點十分左右兩部車就安安穩穩停妥在烏石港了。

會選擇烏石港作為旅遊的第一站,是因為看到老媽前幾天帶回來的蘭陽博物館文宣,光看建築就很吸睛,剛好趁開幕試營運期間趕搭免費列車來個文學之旅。只是,我家老王在進入停車場前看到登龜山島的船隻已在碼頭守候,興奮的喊著想去想去,登龜島一直是他想完成的小小心願,心想如果一家人能一起登島也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啊,於是和大家商量後就把蘭博館放在登島之後。

去了幾次宜蘭,除了最近從愛好衝浪的同事口中提到烏石港外,對它其實是非常陌生的,原來宜蘭還有這一塊美麗的景點。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現代建築的設計理念已漸漸趨向與在地文化結合,利用當地環境與建築物串聯在一起,無限延伸...
如烏石港遊客中心網頁介紹,「其外表猶似一艘停泊於烏石港邊之帆桅大船,其建築及室內展示均由國際知名之「大硯國際建築事務所」蘇喻哲建築師負責規劃設計,在設計理念上,為表現烏石港正位處古時河道與今日海港交會之特殊地理區位,採「透明盒子」設計概念以達到連接河海的視覺功能。」

http://www.ctnet.com.tw/scenery/images/wushih/index.htm

2010-08-511.jpg 

因為是臨時起意的計畫,就選了一家離車最近的噶瑪蘭號,每人900元。費用包含繞島、解說、平安保險、登島,整個行程大約兩小時左右。據龜山島登島申請處規定,登島除了須經書面事先申請核准外,還須限制每日登島的人數,週六上午開放300人,好加在,順利趕上登島的行列。

 2010-08-059.jpg

行前還有完善的救生衣示範,一點都不馬唬呢!
買完票距離登船還有一點時間,老王馬上進攻路邊的攤販,先填飽肚子再出發!

2010-08-058.jpg 

登船後一片風平浪靜,海風徐徐吹來,消去不少酷暑的悶熱。船約行駛20分鐘後漸漸航向龜山島附近海域,太不可思議了,龜山島就近在咫尺耶!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龜尾,船上解說員開始帶領大家探索這座神秘島嶼,原來龜山島是由龜首與龜尾兩座火山所組合而成的島嶼。 

DSC_0061-1.jpg 

wOw~來了來了,整座島嶼出現了,老王先生超興奮的呢! 龜山島首朝東北,尾向西南,全島東西長三.三公里,南北長一.七公里,面積只有二‧八五平方公里。
 

DSC_0062-2.jpg 

 波光粼粼的海面,讓這座孤懸於太平洋上的龜山島又多了一層神秘感...

 DSC_0067-1.jpg

孤島上的砲孔,捍衛著老百姓的生命,也是守護者。

DSC_0069.jpg 

船身轉個彎,龜首就在前方了...

DSC_0072.JPG  

船隻漸漸駛向龜首,哇吼! 想像中的龜山島該是光禿一片的,原來還穿著一件綠薄衫呢!

DSC_0079.jpg 

船隻慢慢繞到龜首海域,解說員特別介紹位於龜首附近的海蝕洞,因為外型看似一附眼鏡,所以..答對了,俗名就是眼鏡洞。不過如果以為只是奇景之ㄧ就太小看它了,洞內不僅是鐘乳石,還別有洞天呢。據說在早年,附近的漁船若遇上大浪時,都會聚集在洞穴裡避浪憩息,最多可容納五百艘漁船,不可思議哦,真想划進去親眼目睹洞內的景致!另外也有此一說,傳說早期也曾是台灣與大陸走私交易的秘密基地,讓龜山島更深不可測了!

龜島八景之ㄧ - 眼鏡洞鐘乳石

DSC_0085.jpg 

一步一步慢慢接近藍色海域上的神祕島嶼...當大家還屏氣凝神驚嘆島嶼的自然生態時,空氣中不時飄來一股濃濃的硫磺氣息,這裡就是海底溫泉了,解說員說,龜首的岩壁在早些年還會冒煙,不知是哪位學者將此景稱為「龜島磺煙」,單憑想像都美了呢!

龜島八景之ㄧ - 海底溫泉湧上流

DSC_0087-1.jpg 

近距離揭開龜山島的神秘面紗...

DSC_0090-1.jpg 

解說員解釋位於龜首附近的海域,因受地泉湧出海面的影響,經火山熔岩冷卻後造成特殊地質的構造,而致龜首山壁不斷經熱氣薰陶而形成峭壁奇景。

龜島八景之一  - 龜岩巉壁

DSC_0095.jpg 

龜島八景之ㄧ- 龜卵傳奇,仔細看下圖照片最右邊隱約浮出的小島,據說最大的是「大龜卵」,但在民國三十二年間夜晚一聲巨響後,龜卵便消失了,居民猜測是被水雷打中,從此消失無影...

DSC_0093-1.jpg 

船隻已駛向龜首的另一側了,龜首是半邊山,這邊真的是光禿禿的垂直峭壁(龜首丘),如果在龜首舉辦攀岩活動,應該會吸引更多攀岩族的青睞吧!不過還真的不可行,保護生態是大家的責任,尤其這座難能可貴的孤島幾年來挺立在太平洋中,經歷多少不為人知的風霜,更要小心翼翼的存留到萬世萬代。

DSC_0097-1.jpg 

龜首批髮 (人類賦予萬事萬物的想像力,真是無遠弗見啊),龜首山峰高達239公尺。

DSC_0104.jpg 

龜島殘留著歷經四次火山爆發的痕跡

 
 DSC_0107.jpg 

從這個角度觀看浮龜,像不像一隻哈巴狗懶懶的將下巴倚在海面上呢?

DSC_0111.jpg 

平常覺得站在船邊是危險舉動的老爸,今天卻打破慣例,已經亦步亦趨移向靠近龜島最近的角度,定睛凝神拍下一張張美麗的照片。

2010-08-055.jpg 


到了到了,碧海藍天上的白色桁架橋連接碼頭與島嶼。

DSC_0118.jpg

《龜山島碼頭竣工銘牌》上記載

龜山島於民國88年12月奉行政院核定入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經營管理,翌年7月開於登島觀光,為便於遊客登島興建本碼頭,在規劃之初缺乏相關水文資料,感謝國內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協助勘查評估選定本址興建碼頭。民國90年11月委託鼎興工程顧問公司規劃設計,考量海域生態與環境保育,乃以每座長度18公尺、寛度16公尺 及高度7.5公尺之重力式混凝土沉箱2座合併成離岸型碼頭,以36公尺 長之圓管型桁架構造橋連接陸域,不破壞龜尾礫石灘之生態。主體由南亞營造公司負責施工;鋼橋是由登亞營造公司興建,本工程總計新台幣7,836萬元,並於92年10月完工啟用。

 竣工牌.jpg 

老王,你做到了!! VIVA!!

Andy.jpg  

WoW~原來這就是八景之ㄧ的「靈龜擺尾」,從歸尾潭周圍延伸一公里的龜尾礫灘,佈滿大小不一的鵝卵石,是由山崩後帶來的岩塊再由海浪侵蝕衝擊,海流搬運而形成的特殊地形。在冬季受東北季風、夏季受西南氣流影響下,龜尾會隨潮流與季風左右擺動,大自然的奧秘實在太神奇了!

DSC_0119-1.jpg 

登島後大夥先到遊客中心梳洗一番之後隨即展開龜島探險之旅,遊客中心也是島上唯一有冷氣的場所吧。

DSC_0123.jpg 

好奇心不斷驅使我繼續往前,趁大家還在遊客中心吹冷氣,拎著單眼走先了...在遊客中心前方有一座廟宇,應該就是老王先生口中的拱蘭宮了,當年因島上物資缺乏,對外交通亦不易,居民大多以捕魚賴以維生,並仰賴宗教尋求心靈的平安與精神寄託。因島上居民已於民國65年大舉遷移至仁澤社區,現在的拱蘭宮已儼然成為只有阿兵哥的朝拜聖地了。

DSC_0124-1.jpg 

DSC_0140.JPG 

雜草上的斷垣殘壁,在當時可是居民抵擋風雨的居所啊,如今人去樓空,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突然有微微感傷的感覺湧上心頭......

DSC_0125.jpg 

斷垣殘壁,不生唏噓。。島上的一景一物,似乎在鏡頭前對我述說著當年的故事,我的心情竟也隨著一次次按下的快門,糾結與感傷...

DSC_0131.jpg 

烈日當空日頭正熱,在毫無遮蔽物的島上,開始隨著解說員揭開神秘島嶼的面紗。

DSC_0137.JPG 

DSC_0134.jpg 

神奇的龜山島上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不僅有兩座湖還有一處佈滿荷花的冷泉,就在拱蘭宮旁邊。有冷泉老王先生一定不會放過,依據他的形容,一陣沁涼直達全身,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2010-08-05.jpg 

這裡是警察官吏派出所遺址

DSC_0152.JPG 

雖然對登島的每位遊客來說,島上的一景一物只是過往雲煙,但藉著遺蹟與當地的人文色彩而產生了連結,彷彿走入了當年的時空裡......
台灣光復後,島上人口最多曾達700人左右,最主要集中在龜尾一帶,目前島上開放觀光也僅於龜尾區域。

2010-08-052.jpg 

龜山島居民於日據時期,住屋大多是以卵石推砌而成,直至近代才改建成鋼筋水泥建築。當年島上居民除因為生活不易或婚姻問題而遷徙外,另外有此一說是因為政府為軍事需要而強制島民集體遷村。

20100731.jpg  

米米一路上照顧著年邁的爺爺,與爺爺也有多於我們的互動是我所始料未及的,已為正值青少年階段應該獨立而行,還好有她一路扶持著老爸,我才能多拍些照片嘍!

2010-08-056.jpg 

靜靜躺在龜山島尾部的湖泊,東西長約四百公尺,寬約二百公尺,原來是一座淡水湖,當年島上居民希望湖泊能成為一個漁港,以增加物資而引進海水入湖,只是居民每次築堤都被颱風吹垮而堵住,所以現在就形成了鹹淡參半的龜尾湖。
環湖步道上的涼亭,全長六百五十公尺,遠遠看見老爸與米米祖孫兩人佇立在湖畔欣賞湖光山色。
 

2010-08-053.jpg 

DSC_0200.jpg 

這裡原是龜山國民小學遺址,66年隨居民遷移而廢除,現在已成為阿兵哥的營地。

DSC_0202.jpg

DSC_0205.jpg 

因為一直忙於拍照,並沒有太多時間瞭解龜山島的人文生態,即便進了展示館也只為了將它們存成照片,還好有網路這位好朋友幫我解決許多問題。

DSC_0158.jpg

鳥瞰龜山島模型

DSC_0166.jpg 

沿著龜尾湖畔前行,繼續前往參觀軍方早年所建的軍事坑道。其實行走至此,早已汗流浹背,肩上又扛了一支單眼,此時此刻多想擁有一碗剉冰啊!不過看著優靜的龜尾湖,依山傍水的美景很快就忘記剉冰這件事了~還記得在船上遠遠看見的哈巴狗嗎?是的,原來坑道口就在這呢。

DSC_0206.JPG 

站在軍事坑道高地前俯瞰太平洋與南岸碼頭,果然有心況神怡的感覺。
在孤島上駐軍,除了拱蘭宮可以暫時成為阿兵哥的精神依靠外,不知道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娛樂能暫時排除寂寞與孤獨呢?
看著「島孤人不孤」的石碑高傲的聳立在高處與太平洋對望,似乎在宣示這是我的地盤,我不孤獨!

2010-08-054.jpg 

DSC_0220.JPG 

猜猜立於南岸碼頭的紅旗代表什麼意思?  答對了,就是不能在南岸碼頭上岸通行的意思。

碼頭.jpg 

在艷陽高照下走了將近一個小時,身體從上到下被晒得紅通通一片,好不容易有一條25年歷史,長達800公尺的軍事坑道可以暫時躲避熾熱的太陽。坑道內共有7個砲陣地和一個機槍陣地,供戰時禦敵之用。

2010-08-057.jpg 

 在坑道底上方特別設置消音錐,主要用來降低軍事演習時的音量,以免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作息。

DSC_0245.jpg

消音錐.jpg 

美造MIAI式90公厘高射炮,是當年捍衛東北角海域的先鋒,可以透過交叉火網夾擊侵襲蘭陽平原的敵軍。

 DSC_0249.jpg DSC_0252.jpg 

走出坑道行程也將接近尾聲,返回遊客中心途中驚見孤島中的第二隻狗ㄦ,整座島都是牠們的真幸福!

DSC_0263.jpg 

lack.jpg 

再按下一次快門,曾經在聚落的故事不會因為離島而遺忘...

untitled.bmp  

剛剛出現在聚落的小黃,隨著人群到了服務中心,是要與我們道別吧,bye & good luck! 

 DSC_0269.jpg

 
 
後記:
 
龜山之石,永遠的回憶~~
 

  sto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Wasa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